子宮頸癌|流產揭患子宮頸癌 33歲媽一原因切子宮保命 染HPV誘發網民猜與丈夫有關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4/01/13 12:05

分享:

分享:

男女皆有機會感染HPV病毒而患上不同病症。一名內地媽因為一次流產發現患上子宮頸癌,醫生建議她切除全子宮,惟她擔心一旦切除子宮後,日後就不能再生育。最終她為了自己健康和一對子女而動手術,其後又在網上分享康復過程,鼓勵一眾女士:「姐妹們,生病了不要害怕,積極治療,聽醫生話,我們都會越來越好的。」

最新影片:

該名33歲內地媽周丹在社交平台「小紅書」發文,記錄自己罹患子宮頸癌動手術切除子宮的治療過程。周女育有一兒一女,在去年再次懷上第三胎,惟最終小產導致失胎。

人工流產揭子宮頸組織癌變

其後醫生替她進行刮除子宮組織期間,化驗殘餘子宮組織發現她子宮頸上皮贅生瘤,屬CIN3,俗稱子宮頸癌第零期。子宮頸組織經化驗後發現是HPV-33,屬高危,醫生建議她進行子宮切除手術,以防癌細胞再惡化。

周女當時對於要切除子宮感到焦慮,一來不想再進醫院做手術,覺得很麻煩;二來仍希望保留生育能力。但她考慮到健康和一對子女,明白若不切除的話如同計時炸彈藏在身體裡面,且思前想後再「沒有生育需求」,保險起見最終順應醫生建議。

在2023年12月6日,周女入院做「次全子宮切除手術」,只切除子宮輸卵管和子宮頸,保留卵巢,但日後不能夠再懷孕生育,

「子宮比命重要嗎?」

術後現後遺症 多次出入醫院

她憶述術後第2天,傷口痛得哭出來,肚子脹氣,且有出現便秘情況。術後第5天出院回家,但後遺症陸續出現。術後第7天,她開始出現失禁的情況,需要穿成人紙尿片;入院檢查發現腎功能指數不正常,但造影檢查後發現膀胱和尿道功能正常。在切除手術後第21天,她發文報平安,指失禁情況有好轉,傷口恢復得不錯,只是偶爾活動量稍大的話,傷口會滲血但不影響日常生活,可做簡單家務和育兒,

「昨天還陪著兩個娃出去騎平衡車,一路小跑著追他們,沒甚麼不適。」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反駁網民言論 為丈夫出軌解話

對此,不少網民留言支持她,指她動刀的決定十分勇敢;同時,有不少過來人留言互相鼓勵,亦建議一些術後護理,祝福她早日康復。不過,有不少網民猜測她感染HPV與其丈夫出軌有關,對方招惹病毒傳染妻子,「遠離渣男」、「一定是男性傳染的」;亦有網民平反不一定是伴侶傳染,有可能是身體免疫力低時感染病毒。

周女回應網民,指自己早在2年前檢查出有HPV病毒,2年後癌變成子宮頸癌,但事前沒有任何先兆。她知道親密行為傳染HPV病毒是最常見的,與丈夫結婚這麼多年,基於夫妻之間的信任和兩個小朋友,她決定不追問,但心知肚明,

「我沒有問他,這麼多年感情一直很好,我這個就是這兩年感染的,肯定時因為他做了啥,但我沒問。因為沒有證據,問了他也不會承認,還搞得自己心情不好,兩個娃娃還小,自己心裡面有數就行了。」

術後一切如常 過來人身份鼓勵病患

周女上周四(4日)更新近況,指失禁問題已經恢復,心情亦明顯好轉。至周一(8日),分享好消息指自己術後的生理期,「感覺除了不出血其他都沒啥變化」。她亦分享自己飲食上亦沒有特別戒口,反而經歷大病後更加想「做點好吃的安慰自己」,甚至有時候喝冷飲,唯一不同是暫時不能拿重物,且夫妻生活亦要3個月後才能夠如常進行。大病過後,她亦有新體會,

「姐妹們,生病了不要害怕,積極治療,聽醫生話,我們都會越來越好的。大家有甚麼想問都可以問,自己淋過雨也想為其他姐妹撐撐傘。」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宜定期作子宮頸抹片檢查

據本港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資料,HPV (Human Papillomavirus) 即人類乳頭瘤病毒,是一組包括超過150種不同基因型的病毒,其中約40種會感染人類生殖器官 (包括男性和女性) 。HPV可以透過親密行為傳播,部分屬高風險基因型的病毒可引致細胞病變及癌症,如子宮頸癌、陰道癌及肛門癌等。

子宮頸癌是至今與持續感染HPV有關的最常見癌症,幾乎所有子宮頸癌病例都是由持續感染HPV導致的。以下是4招預防子宮頸癌: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疫苗非一勞永逸 仍須定期接受篩查

衞生署亦提醒市民,HPV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基因型的HPV感染,亦不能清除已感染的HPV病毒,即使接種疫苗,成年婦女仍需要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。當局建議,25至64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,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。

罹患子宮頸癌3大症狀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【ET Club會員積分獎賞計劃】用App換獎賞︰https://onelink.to/keyuqm